close

丹尼爾‧漢默徐( Daniel S.Hamermesh)/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基礎經濟學講座教授

編按:人性天生愛美,也因愛美形成了一種經濟體系,本書摘,從國外數據中觀察與解讀全球有關於美麗的經濟現象。

 現代人愛美成癡。從認得鏡中的自己直到年老色衰,人一直都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六歲女孩想擁有跟洋娃娃公主一樣的衣服、小男生堅持要剪最新的髮型(就像我在一九五五年堅持理平頭)、二十幾歲的小夥子禮拜六晚上出門前總要精心打扮。即使我們已經因為臉蛋美、外表帥而死會,卻還是會花時間金錢去染髮、植髮、搽脂抹粉、修指甲,穿上花好多時間逛街後,才終於買下手的衣服。大多數的日子,我們會從行頭中精心挑選適當的衣著,好好地徹底裝扮一番。

 愛美,古今中外皆然

 在美國,丈夫和妻子每天平均花在打理門面的時間,分別為三十二分鐘與四十四分鐘。

 虛榮不分年齡,七十多歲的美國單身婦女—你或許會以為,其中有些人因為身體的限制會比較少花時間打扮—平均每天花四十三分鐘打理門面,許多養護機構和養老院甚至設有美容院,可見多數美國人都願意投入大量時間在打扮上。

 我們不僅花時間美化外表,也花大量金錢。二○○八年,一般美國家庭花在媽媽和女兒身上的治裝費是七一八美元,花在爸爸跟兒子身上的治裝費則是四二七美元,花在嬰兒服、鞋子等服飾商品跟服務上的錢為六五五美元,花在個人保養品和服務上的費用則是六一六美元,以上花費合計約四千億美元,佔當年所有消費支出近百分之五。當然,其中一部分是為了別在嗅覺和視覺上冒犯家人、朋友跟遇到的人所做的必要支出,但這僅佔所有實際花費的一小部分。

 重視穿著跟愛美絕不是現代人的專利,更不是美國人的專利。在埃及一處西元前兩千五百年的考古遺跡中,找到珠寶等飾品的殘骸。比這更早的是,法國南部舊石器時代遺址發現赭土等身體顏料的遺跡。二十一世紀初,其他工業化國家的人民也展現類似對外表和美麗的關注;二○○一年,在德國丈夫和妻子每天各花三十九分鐘和四十二分鐘梳妝打扮,相當接近美國的平均值,兩國的相似性頗值得注意,因為一般人會認為文化差異可能將導致不同結果。

 以上統計數據說明「愛美」不分國界,美麗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普遍存在。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對於美麗的反應也大同小異。在二○○八年北京夏季奧運上,一位超可愛的九歲小女孩在全世界的電視螢幕前,對嘴唱一個長相沒那麼漂亮可愛、但歌聲比較美妙的孩子的歌,主辦國中國肯定是「外貌協會」的一員。

 英國業餘歌手蘇珊.波伊爾(Susan Boyle)引起全世界騷動,也是同樣心態使然;美妙歌喉和不起眼外表的反差,在二○○九年吸引了媒體的大量關注。

 人過度在意外表,助長了愛美產業的蓬勃成長,通俗讀物試圖解釋這種行為在生物學上的根據,或是規勸世人別再為了純生物學目的,而關注一件不再要緊的事。(本文摘自《美麗有價》,時報出版,2011年12月26日) 

IMG_891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itoworld 的頭像
    zitoworld

    迷失在的南極大陸的台灣黑熊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