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傅佩榮/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編按:「我們不是西方人,但是對於像『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兒、康德、馬克思、尼采』這些名字卻耳熟能詳。何以如此?因為他們是哲學家,說話不但很有條理,並且富於弦外之音,讓人低迴沉思,進而想要一探究竟。」以下為傅佩榮教授對於蘇格拉底思想的小品書摘。

 城內的居民

 蘇格拉底年輕時,學習當時流行的哲學,就是探討宇宙萬物的根源。這種學習所得到的答案,無非是由「地、火、水、氣」等元素去解釋萬物的成分與變化。但是,如此一來,人類的生命要怎麼安頓呢?難道人類也只是物質所組成的嗎?人類的生命沒有更高尚的目的嗎?

 他終於決定轉移方向,他說:「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樹木,而是城內的居民。」他不再費心探討自然界,而要開始注意「人」的問題了。人的特色在於:有理智,可以思考;有自由,可以選擇。因此,如何作正確的思考與選擇,就成為首要的問題。

 就思考而言,蘇格拉底從來不作公開演講,而總是到處與人聊天。他的聊天後來成為重要的教育方法:反詰法。他只要聽人談到諸如「善、美、勇敢、虔誠」之類的語詞,就會不斷詢問其意,讓人不得不承認自己無知。他自己也以「無知」自許。

 有關德行的知識,是不能脫離主體的自覺與親身的體驗的。因此,從無知走向真知,所需要的是實踐;也只有實踐,可以使人日趨於善。蘇格拉底相信:德行與知識是不可分的,一個人知道何謂善,他就必然會行善。這裡面不能考慮現實的利害,即使死亡也不能使他放棄行善。

 真誠的反省

 蘇格拉底在七十歲時,受人誣告,說他「不信城邦的神,自立一個新神,並且腐化雅典青年」。

 所謂「腐化」雅典青年,當然是誣告。蘇氏只是每天在市場或體育館與許多人「聊天」而已。但是,聽過他聊天的人自然會開始省思人生的價值何在。然後,這些年輕人(包括柏拉圖)對於現實世界的虛偽與不義也自然會心生反感,想要予以革新。社會上的既得利益階段察覺此一威脅,就聯手誣告蘇格拉底。

 至於控告蘇氏不信城邦之神,這在當時已經不算新聞,因為雅典的神明主要是「奧林帕斯山」神話中的諸神,像是一般的民俗信仰。信或不信,其實差別不大。比較特別的是,說他自立「新神」。其實他說的是:從他年幼起,每當他正要去做一件惡事時,內心的「精靈」就會告誡他「不可」。這內心的精靈無異於人的良知,又怎能說是自立新神呢?

 在被人誣告而接受審判時,蘇氏終於登上了大講堂,面對五百名法官與眾多親友,他侃怳而談,暢論他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死亡觀,他說:「沒有經過反省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弟子柏拉圖記下這段冗長的發言,寫成《自訴》,使蘇氏的思想流傳千古。(本文節錄自《小品西方哲學家》,時報,2012年10月22日出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itoworld 的頭像
    zitoworld

    迷失在的南極大陸的台灣黑熊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