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到許多教育的破壞式創新,都是由歐美開始,美國的顛倒教室,免費公開的名師課程,瑞典的教室改構,這些創新都根源於科技,科技讓老師教學的舞台變得不一樣了。

 假如我們回想早期的歌星現場演唱,一隻麥克風就可以走江湖了,而今,歌星演唱會的多媒體佈景,炫目的燈光色彩,歌星與現場觀眾的互動,成為營造會場高潮的要件。除了實力派歌手演唱,有誰還會願意花高票價,去聽沒有聲光效果的演唱會呢?

 但是到現在為止,老師教學改變得並不多,雖然使用的工具有些變化,從黑板、白板、投影機到電子白板,只是教學的方式仍然相同,大部份的老師都還是在講台上獨白,學生們也只習慣於被動的聽,但這是最簡單、最不花腦筋的教與學的方法,也讓許多孩子上課打瞌睡。

 難道沒有改善的辦法嗎?

 兩岸的大都市,無論是上海、台北,都在推動電子書包,電子白板,從iPad流行之後,很多先進國家的中小學,也都在教室內引進iPad,但若是我們不改變既有的「課程標準與教科書思維」,還是認為所有學生都要學習一樣的內容,而不是相信「科技可以協助我們針對孩子不同的特質,而規劃個人化的學習路徑與內容」,那麼這些改革可能有如「助紂(傳統教育體制)為虐」般的,失去最初始的美意!

 去年(2011)底,大陸微博流傳的十大「缺德」行業,排名第一的就是教育行業,原因是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前程,從三歲開始,就要補習,為了選擇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家長還付出可觀的擇校費,為著進好中學,家長逼著孩子補習數學,做奧數競賽題。

 南京有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名叫月月,月月喜歡語文,看過很多課外書,他母親為了讓她考上好中學,特別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還為女兒請家教,以加強語文和數學。為了要在奧數考試得高分,媽媽買了一大堆考題讓她做,月月因為討厭寫不完的數學作業題,忿而丟下試卷,在三分鐘內寫下「媽媽,我壓力好大」這首詩。

媽媽,我的壓力好大 
一分一秒一滴答 
外面的鳥兒早已飛回家 
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 
我都在家 
我在家不是擺弄芭比娃娃 
也不是上遊戲網站4388 
而是拿起筆在奧數題上比比畫畫啊 
壓力好大 
我真討厭黑板上5678 
什麼時候我能給自己放一個假 
一株草和一朵花 
我都希望去探索它啊 
壓力好大 
我真希望和小夥伴玩娃娃家 
你當爸爸我當媽媽 
照顧寶寶直到他長大 
時光一天一天被學習打發 
學習的內容難度也越來越大 
媽媽,我想告訴你 
長大的我不會沒有出息 
不要讓大自然和我沒有關係 
給我放個假,好嗎 
媽媽,我的壓力真的好大

 最近TED上有個十二歲的男孩Thomas Suarez演講(http://www.youtube.com/watch?v=ehDAP1OQ9Zw&feature=BFa&list=PL458909AAD72C2BA6&lf=bf_play ),他分享開發iPhone App和創業的經驗,他還沒進幼稚園時,就對電腦有興趣,喜歡玩遊戲,因此想自己開發遊戲,為了寫App,自修學完Java,他說服父母投資99美元,讓他在Apple開店賣App,他目前就讀加州LA南灣的一間中學,他也在學校成立「Apple App Club」,和同學切磋分享App的寫作技巧。 

 這兩個孩子雖然只有十二歲,卻都展現出自己的才華,但「中小學課程標準」能幫助他們發揮和提昇自己的才能嗎?很難,因為他們要跟從大眾的步伐,雖然科技已經有能力讓我們作到「個人化學習」這一步了,但我們還是像馬戲團裡的大象,不敢擺脫傳統教育的法制。

 馬戲團裡表演的大象,都是從小就開始訓練的。小象有玩性,所以訓練師用繩子,把小象栓在木樁上,由於小象力量小,經過很多次的試驗,都無法把木樁拉起,所以只要把象繫在木樁上,他就很安分,不再掙脫了。

 但是小象長大了,變成了大象,力氣也變大了,可以輕易的掙脫木樁,但由於從小殘留的印象,還是根深蒂固的認為無法掙脫木樁,一生也就乖乖的被木樁困住了。

 「傳統教育體制」就像那小木樁,雖然科技賦予我們很大的能量,讓我們長成為大象,可以擺脫它的束縛,但是大家都把目前體制,認定為唯一的模式,缺乏膽識去突破,缺乏想像力去創造,這是教育界最需要改變的地方。
(本文刊登於總裁學苑。歡迎您在讀者論壇上交流發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