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露瑪.伯斯(Ruma Bose)、路.佛斯特(Lou Faust)/創業者、企業家和顧問

編按:在2011年的最末,裁學苑預祝您新的一年順利如意!我們從2012年即將出版的新書中挑選特一篇書摘,談得是德蕾莎修女(Teresa of Calcutta)。在生前從未上過管理課程的她,曾面臨必須管理四千名員工、一百多萬名志工以及募集運用數十億美元資金的課題,本文作者在加爾各答垂死之家擔任志工,以近身接觸德蕾莎修女的經驗,挖掘出這位全世界最獨特的CEO,身上的管理智慧:

 德蕾莎修女的天使,是她服務的窮人。安慰和提供尊嚴給那些不曾獲得尊嚴的人,是她的底線。她感動的生命數目,是她的投資報酬。建立全球基礎設施去接觸那些生命,是她最大的資金成本。她唯一的資金來源是捐款。德蕾莎修女的關注點,從未偏離她的使命──服務窮人中的窮人,她需要錢來做這件事。

 魔鬼對人類做過可怕的惡行。他們的錢可能是用可怕的手段取得。那麼,你在哪裡劃分跟他們打交道的界線?德蕾莎修女在捐款來源和捐款用途之間劃一條清楚界線。她判斷錢可以服務更多窮人中的窮人,這項善行的成果比它的來源性質重要。她接受魔鬼的施捨來追尋天使。

 黑與白之間的抉擇

 身為領導人,你可以回答幾個問題,由此途徑擺脫道德困境。第一個問題是,你的天使是誰,你的目標是什麼?德蕾莎修女的天使是窮人中的窮人,她的目標是服務這些人。為了達到目標,她需要人力和財力。仁愛修會需要資金來維持日常活動,並在需要的地方成立新的傳道所。該組織的資金主要來自捐款。

 第二個問題是,對於亟待處理的議題,你的指導原則是什麼?德蕾莎修女相信施捨發自內心。因此,她不懷疑捐款的來源。她常被引述的一句話是,「如果你評斷別人,你就沒有時間去愛他們。」這是一句改述過的話,但完全符合我們對她的信念的理解。

 最後一個問題是,在你的價值體系裡,你的界線劃在哪裡?德蕾莎修女知道她用捐給她的錢做善事,所以她會毫不猶豫接受捐款,但那是她的極限。她絕不允許捐款者利用她的名字或仁愛修會來達到他們本身的目的。

 露瑪的故事:隨著德蕾莎修女和仁愛修會聲譽日隆,機構、公司和跨國企業經常捧著錢來敲她的門。這些捐款常以捐款者的商業利益為條件。我記得曾有跨國公司來找德蕾莎修女,提議用錢換取她的背書。她是拒絕。那是她的界線。她不替企業做商業性質的背書。

 的確,她不接受任何服務的付款,只收慈善捐款。她表示,「我們從不接受邀約外出吃飯。你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接受那些邀約可能給人一個印象,以為我們的工作是收費的,而我們做任何事都不收費。」

 我在仁愛修會當志工的時候,正在考慮申請法學院,我想請德蕾莎修女寫推薦函。其他修女告訴我,她不再替志工寫推薦函。她認為我們做志願工作不應該為了個人利益,而應該發自內心。

 畫出你的界線

 領導人必須知道自己的界線在哪裡。有時你必須妥協。你必須有勇氣決定哪些妥協可以接受,哪些不可接受。你的抉擇不會一貫正確,你會因此遭受批評。德蕾莎修女的許多抉擇遭受批評。她的回應是堅持她的信念,專心完成她的工作。其他領導人也許必須做同樣的抉擇,依我們之見,剛正不阿和妄下判斷於事無補。也許一個潛在客戶以不大道德的商業交易聞名。你是否因此拒絕跟這位客戶往來?抑或,身為一個對員工有責任的領導人,你是否因為這筆生意能讓你發出薪水,讓你的員工保住工作,讓他們買食物給家人吃,讓公司繼續營業從而進一步實現公司的願景,而決定做這筆生意?(本文節錄自《貧民窟裡的領導》,天下雜誌出版 ,2012年1月2日)


花蓮 (22).JPG 花蓮 (2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