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天吃三餐,有什麼不對嗎?.jpg  

飲食小指南-每天吃三餐,有什麼不對嗎?-don1don動一動

小時候,長輩們常會給我們一個觀念,「吃飯要吃飽,多吃一點」,已經成為我們吃飯的觀念。吃飯吃很飽,是為了儲蓄體力,但是我們現代生活的型態,和古早務農、靠勞力工作的年代,已經大不相同,上班族和學生們幾乎一天都坐8小時以上,熱量沒有被消耗,反而囤積在身體中,想一想真的好負擔阿!

國手們的選手健護教練甘思元就認為,「一日三餐」對身體的負擔可能更大,因為餐與餐之間,間隔太久,容易造成血糖忽高忽低、胰臟長期過度負荷,直接或間接影響肝臟和腎臟的功能,這解釋了為何台灣的糖尿病患者會這麼多的原因。

三餐飲食的問題

1. 吃飽昏昏欲睡

每一餐間隔時間太長,有些人可能隔4小時,更長還有到12小時這麼久(晚餐到隔天的早餐),為了讓身體可以撐這麼長的時間,所以每一餐都要「吃飽飽」,以免肚子餓,腦袋空空沒精神,可是肚子一吃飽,特別是塞滿主食像飯、麵、甜點等澱粉類食物,全身的血液及中到胃裡,大腦缺血就會昏昏欲睡,這樣一來影響整天精神就不好了。

2. 肝臟超時工作

肚子餓的時候,胰島素大量分泌,血糖降低,但是還沒吃下一餐,這時候肝臟就會工作,將肝醣分解成葡萄糖來補救血糖過低的現象,所以在三餐前會讓肝臟為你做額外的工作。

3. 胰臟工作過量,容易造成糖尿病

飽餐一頓後澱粉被消化,體內血糖飆高,就會啟動胰臟中的「藍氏小島」分泌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所以長期以來,對胰臟是一大負擔,這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增加腎臟負擔

如果餐與餐之間間隔太長,從事運動或需要大量動腦工作的人(好像在說小編XD),會消耗大量能量,那沒吃東西的期間,腎臟就會處於「血糖很低」的情況之下,分泌腎上腺素,提高血糖同時,將血液集中到大腦、心肺維持器官基本的機能。

所以當腎臟努力工作的時候,你可能會出現手腳冰冷、發抖或冒汗的症狀,這時候表示我們血糖過低,需要補充能量。

5. 飢餓促使「壓力荷爾蒙」分泌

飢餓是種威脅生命的壓力,腎臟除了會分泌腎上腺素外,還會分泌「壓力荷爾蒙」,也就是「皮質醇Cortisol」,過量的皮質醇會讓身體,自動把熱量節省下來,用脂肪的方式儲存在腹部,就變成贅肉,所以減肥的人要注意!讓肚子餓著可是會讓小腹變大腹喔!

把每天三餐變六餐

想減肥的人或一般人,都遵照每天只吃「三餐原則」,不會有吃點心的習慣,但是現在可以把三餐份量減少,每餐都吃6到7分飽,在加上中間3次的點心時間,這樣一天就有6餐囉!

不過,重點是點心要慎選,記得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蔬果的均衡飲食。所以我們可以吃全麥吐司,配上一盤雞肉,或水煮蛋沙拉,沒時間的話帶一些水果在身上,外加一杯低糖咖啡,這樣的下午茶,熱量低又美味。這樣一來不會讓器官超時工作,又能吃一些小點心,減肥一族不用再餓肚子囉!

{參考資料:你運動對了嗎?/甘思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itoworld 的頭像
    zitoworld

    迷失在的南極大陸的台灣黑熊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