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艾都亞多.波特( Eduardo Porter)/《紐約時報》主編

編按:正當經濟是否會衰退成為大家關心的課題,經濟指標高低是否能與民眾感受畫上等號,本書摘幫助讀者更進一步思考在GDP之外,生活中事物的價格,是誰定的?幸福可以被衡量嗎?

 法國經濟於二○○八年一路衰退的時候,法國總統薩科吉(Nicolas Sarkozy)點名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沈恩(Amartya Sen)與約瑟.史提格里茨(Joseph Stiglitz)籌劃關於如何更準確衡量人們社經進展的一份報告。報告的結論說:「我們將衡量方法從偏重計量經濟生產轉為注重人們的安康,現在正是時候。」報告也指出,政府應當補充標準經濟數據以外的其他資訊,包括人們對於自己生活的幸福感。

 不丹是位於喜瑪拉雅山巔上的小王國。這個佛教國家更進一步實行這個想法,設計了一種叫作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國民幸福總值)的量值,計劃用它來評估政策,記錄國人的安康狀態。國王晉美.桑給.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於一九七二年創出這個用語,卻於三十六年後他遜位才成為事實,此後不丹舉行了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不丹人通過的新憲法也設立了全世界第一個GNH指數。

 這個指數有七十二個變量,分成九組量綱,包括心理的安康、社群活力、生態、良好的治理、時間運用等等。GNH指數設定行為的價值標準。人們如果經常祈禱靜思且了解家人,就是在幸福上得分。如果覺得自私,就失分了。但是分數越多未必就是越好。例如玩「頂牛」(Langthab)遊戲,是兩人以頭對撞分勝負。這個遊戲假定是令不丹人感到快樂的,不過一個月玩一兩次就夠了。玩多了並不能增加幸福的儲量。同理,金錢可增添幸福,但最高只多到每戶每年七○,五九七努扎姆(ngultrum)──大約等於一,五五○美元。

 金錢與幸福無關的想法雖然越來越被大家接受,但卻是誤導的。所謂物質財富空洞不實的論調,和叔本華的沉思以及瑪麗阿娜的遭遇一樣,都支持一種大有問題的論點:因為追求經濟進步不會帶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所以是在浪費時間。即便有人質疑一般的經濟成長,即便有人痛斥物質主義,國民生產總值大些通常比小要好。只消從全世界三十億人(全世界人口的一半)之中找一個來問問,每天所得不到二.五美元的生活有多幸福,便可知分曉。

 事實上,調查結果都顯示,比較富裕的人的幸福感多於比較貧窮的人。這是因為金錢可以供應許多能改善人們處境的東西。比較富裕的國家的人都比較健康,兒童死亡率比較低,壽命比較長,環境會比較乾淨,國民的教育程度往往比較高,需要耗費大量體力的職業比較少,有趣味的職業比較多。比較富裕的人通常有較多閒暇,比較常旅遊,能花比較多的錢享受藝術與文化活動。金錢幫助人人超越束縛而主宰自己的人生。不論羅伯‧甘迺迪怎麼說,國民生產總值確實照顧到我們的子女的健康。

 英國的研究者發現,一年多賺十二萬五千英鎊,可以使人們對人生的滿意度在一至七分的評分表上增加一分。澳洲有一項研究仔細檢閱了針對人們的幸福感受如何回應人生事件作的調查,發現數目在一萬六千五百美元到兩萬四千五百美元之間的一筆意外之財增添的幸福感,大致等於結婚的幸福感。損失十七萬八千三百到十八萬七千六百美元造成的不幸感,程度等於一名子女死亡引發的不幸感。二○○九年的一項蓋洛普調查發現,年收入低於兩萬四千美元的美國人有三○%曾被診斷有憂鬱症,年收入六萬美元或以上的人只有一八%曾有憂鬱症的診斷。幸福的確是有價格的。(本文摘自《掌握價格,就能操控世界》,遠流 出版,2011年7月1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BA的小眼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