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家朱子】
過去25年,我一直是中華男籃球迷,不管中華男籃2003年亞錦賽掉到第11名,還是2013年亞錦賽打敗大陸,闖進四強,我始終沒有放棄支持中華隊和籃球。
我更相信只要我們的聯賽更強大,職業化更有體制,把市場做大,願景打造出來,球員更有努力的目標和動力,延長職業生涯,中華男籃要站穩亞籃四強,並且取得世界杯參賽權,很快就會實現。
菲律賓職籃,35歲176公分的主力後衛阿拉帕,當是當仁不讓的關鍵主控,南韓職籃,33歲205公分的中鋒金周成,35歲204公分前鋒李勝俊,還是獨當一面的主力,卡達那個歸化的NBA射手海斯都快34歲了,還像一把刀。
職業籃球的重要性和深層意義就在這裡,台灣籃球員過去12年,28、29歲就像待退老將,31、32歲就在養老,25、26歲打球時,就得趕緊同時另謀教職和教練,為自己提前找退路和出路,我們的球員當然打不到31、32歲,顛峰狀況更維持不到35歲。
中華男籃不是今年最拚,凝聚力最強,打從我第一次採訪亞錦賽的1989年開始,每一支中華男籃代表隊都很努力、很拚命,他們犧牲很多,積極求勝。只是,外面的人看不到,也不知道,媒體看成績投入,球迷看名次給掌聲,政府只看氛圍行事。
媒體和球迷都是看成績給分數,政府是看名次和民意給糖吃,看名次就算了,經常被民意強姦的台灣政府,從來不懂也不重視籃球,實在叫人失望透頂。中華隊成績不好,關鍵比賽沒打好,再拚再努力,外界不但都看不到,而且還罵得更凶。
2013中華男籃打進亞籃四強,拿下大陸男籃歷史第一勝,媒體、球迷都被感動,政府也被迫要更多關心一下,未來五年10億振興籃球的大餅,又端上檯面。
政府未來五年要花10億振興籃球,這當然不只是口號,但實際上,這種政策就像口號一樣很表面、有點空泛。
站在中華隊的立場,我想有必要寫封信和建言給我們的政府和籃協,讓他們真正知道,台灣籃球需要什麼,中華男籃國手又想要什麼。
1、五年10億的政策用在興建保養場館硬體,投入基層訓練,培養人才,提供優質教練,這些工作原本政府就在做,只是做多做少與沒在關心的差別。
對中華隊來說,最重要的是台北市要有一座5000-8000人的專業籃球館,這才是台灣籃球發展核心和圖騰,這座球館同時可以做為SBL聯賽、職業籃賽、學生聯賽、國家隊集訓的基地,這才是有實際作為的政策和政府。
不是只有空拋五年10億政策,那很難感受到,更難看到成果和成效,也跟現實面很脫節。
籃球聖殿中華體育館燒毀已經25年,原址仍一片荒蕪,台北市要蓋一座專業籃球館喊了三年,迄今一點動靜也沒有,台大、北體各蓋了一座5000人的館,但真正能派上用場,做為聯賽基地和國家隊集訓之用,幾乎沒有。
政策似乎是喊爽的。
2、對球員和教練來說,職業化是必走的路和願景,只有籃球職業化,球員的生命才會延長,薪水更高,籃球市場做大更深,未來比較有保障和挑戰的目標。
3、對球迷來說,擁有好又舒適的球館和更精采迷人的比賽、球星,這才是吸引他們為籃球瘋狂的動力和焦點,空拋五年10億,球迷根本感受不到。
4、有了球館,重建市場和機制,啟用專業專職人才,讓旅外球員可以回來,一線好球員願意留下來,政府、企業肯聯手更多投資,學生球員有未來奮戰目標和願景,那麼這才是對中華男籃振奮人心表現最務實的政策與回報。
【2013/8/13 聯合新聞網】
全文網址: 如何振興籃球 給政府和籃協的一封信 | 深入報導 | 籃球風雲 | udn運動大聯盟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orypage.jsp?f_ART_ID=471344#ixzz2ip8ZdPKg
Power By udn.com